辽宁冶金职业技术学院2022年单独招生考试
语文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计120分)
1、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是( )
A.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
B.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
C.看见鱼翅,并不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
D.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2、下列句子使用了比喻修辞的一项是( )
A.千万别小看了那些名不见经传的细菌与真菌,它们是勤勤恳恳的分解者。
B.森林生命的织锦是如此复杂微妙,如果其中的一根生命线断了,那么整个织锦上的图案就会松散开去,森林本身也会遭到破坏。
C.椰子的种子却喜欢做一个自由自在的漂流者,任季风与潮汐推动,可以远在母树千里之外的海滩上悄悄地安身立命。
D.松鼠是森林中搬运红松种子的得力者,它为着贮备食料,却又常常粗心地把松子遗留在土堆中。
3、下列各组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 )
A.列车飞弛,车厢里闹轰轰的,旅客们在聊天、打牌、吃零食。
B.其实,无须举这些名人的事例,我们不妨稍微留心观察周围的现象。
C.其结果是灵魂日益委缩和空虚,只剩下了一个在世界上忙碌不止的躯体。
D.许多默默无闻的青年画家节衣缩食,自筹旅费,从全国各地风尘仆仆来到首都,在名画前留连忘返。
4、选出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 )
A.布帘 熄灭 上涨 承蒙款戴
B.偿还 瞒着 激厉 名声大震
C.磕头 继而 传颂 齐心协力
D.津贴 朗读 流逝 人声顶沸
5、下面句子没有采用拟人手法的一项是( )
A.两股水分别撞到了一道坚坝,立即乖乖地转身。
B.也许水对自己的驯顺有点恼怒了,突然撒起野来,猛地翻卷咆哮。
C.水在这里,吃够了苦头也出足了风头,就像一大拨翻越各种障碍的马拉松健儿。
D.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
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一看见丈夫 着金子的眼光,葛朗台太太便叫起来:“上帝啊,救救我们!”老头儿身子一 , 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 上一个睡着的婴儿。
A.瞪 纵 扑 扑 B.盯 转 抓 扑
C.瞅 跃 跳 抓 D.看 纵 抱 抱
7、填入下面一段话空白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华大妈枕头底下掏了半天,___出一包洋钱,交给老栓,老栓接了,抖抖的____入衣袋,又在外面___了两下;便____上灯笼,吹熄灯盏,走向里屋子去了。
A.抓 塞 按 拿 B.抓 塞 按 点
C.掏 装 摸 拿 D.掏 装 按 点
8、在下面的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 发现。
(2)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 。
(3)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而他进行斗争的热烈、 和卓有成效,是很少见的。
(4)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做蛛丝一样轻轻 ,只是在万分必要时才给予答复。
A.独特、探索、坚强、抹去 B.独到、探索、顽强、擦去
C.独到、摸索、顽强、抹去 D.独特、摸索、坚强、擦去
9、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每个人 努力都能得到一种王者的回报。当一个人壮志难酬或怀才不遇时,这大约是人生最低潮最无奈的吧。_____就是在这种状态下,他 会有追随者, 可以反败为王。
A.只有 但 仍然 所以 B.只要 但 仍然 仍然
C.只有 即使 仍然 所以 D.只要 即使 仍然 仍然
10、在下面句中空格处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寒冷的气候 能够延缓恒温动物的生长速度, 也使其性成熟的时间较晚, 个子也就长得更大一些。
A.即使 就 所以 B.不但 而且 就
C.不仅 而且 所以 D.不仅 而且 进而
11、“我看你的性情好像没有大改,——鲁贵像个很不老实的人。”句中破折号的用法是( )
A.标明行文中解释说明的语句 B.表示话题的突然转变
C.表示声音的延长 D.表示停顿或说话未完
12、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是哪一位作家
A.苏轼 B.杜甫 C.白居易 D.李清照
13、被鲁迅先生称为“改造文章的祖师”的建安作家是
A.曹操 B.曹丕 C.曹植 D.孔融
14、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 )
A.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
B.中学生是学习的重要阶段。
C.北京博物院展出了新出土的两千多年前的文物。
D.我们听到的是欢乐的歌声和愉快的笑容。
15、选出有语病的一句( )
A.我们的革命先辈,为了人民的利益,为了将革命进行到底,流了多少鲜血,献出了多少宝贵生命啊!
B.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党的领导干部,办事、想问题,都要从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
C. 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这是毛泽东思想的根本观点。
D.我们肩负着早日把中国建设成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国家的重任。
16、下列关于《诗经》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编成于公元前6世纪的春秋时期,共305篇。
B.《诗经》反映了公元前11世纪西周初年到公元前6世纪春秋中期约500年间的古代社会生活。
C.《诗经》分为“风”“雅”“颂”三大类。“风”就是15“国风”,大多是民间歌谣;“雅”分为“大雅”和“小雅”,是宗庙祭祀的乐歌;“颂”分为周颂、鲁颂、商颂,是宫廷乐曲歌词。
D.《诗经》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现实主义的优秀传统,以四言诗为主,普遍使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17、“兴”是《诗经》常用的表现手法。“兴”就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下列诗句采用了“兴”的手法的是( )
A.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B.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C.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D.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1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北朝民歌《敕勒歌》中的名句。
B.“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唐诗《春夜喜雨》中的名句。
C.“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是宋词《天净沙·秋思》中的名句。“天净沙”是词牌,“秋思”是题目。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唐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名句,这首诗中描写了边塞特有的奇异风光。
19、对“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用“长沙水”和“武昌鱼”指代长沙和武汉两地,巧妙地点明了词人的行踪。
B.“才”“又”二字呼应,渗透出词人行程匆匆而又兴致勃勃的形象。
C.“长沙水”“武昌鱼”是化用有关歌谣入诗,增加了亲切感和形象性。
D.词人写了“长沙水”“武昌鱼”,目的是表达对祖国风物的歌颂。
20、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
A.天下决无一挥而就的事,也没有一学即能之业,无不从一点一滴的积累而成。
B.为了逃避打击,这个造假窝点去年曾两次停业,可风声一过便又东山再起。
C.在这次考试中,孟然又名落孙山,排在全班倒数第一。
D.他办事公道,不偏不倚,深受群众爱戴。
21、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那种一曝十寒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B.刘翔成功的背后经历了多少忍辱负重的刻苦训练。
C.歌曲《吉祥三宝》表达的那份阖家欢乐的情谊,正是人们垂涎三尺的。D.5月4日,省青年男子足球队正式成立,队员年龄最大的18岁,正值豆蔻年华。
22、朗读下面诗句,节拍或重音处理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万类/霜天/竞自由
B.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C.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D.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
23、朗读下列诗句,节拍处理不恰当的一项是
A.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B.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C.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D.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4、下列句子不是比喻句的是( )
A.那棵最小的、形状圆圆像个和尚头的也脱离了木橛子,挤进了篓子里。
B.在那一瞬间,母亲的脸上洋溢着珍贵的欣喜表情,仿佛拍打着一个历经磨难终于长大成人的孩子。
C.你这个小孩子,说话怎么就像吃了枪药一样呢。
D.她也是像母亲一样的小脚,甚至比母亲的脚还要小。
25、和例句用了相同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
例句:一时间,东西长安街成了喧腾的海洋。
A.有个看似侍者模样的人走过来。
B.这则寓言告诉我:失去工作就等于失去快乐。
C.工作是增添生命味道的食盐。
D.我从未像有些人那样抱怨他的雇主。
26、下面对三国演义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作品艺术地再现了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一百年间的历史,描写了统治阶级内部各个政治集团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斗争。
B.《三国演义》主要人物中被称为“三绝”的分别是:“奸绝”是曹操,“智绝”是诸葛亮,“义绝”是关羽。
C.《群英会蒋干中计》中,周瑜巧设“苦肉计”,使自作聪明的蒋干中了计,也使曹操中了计,为赤壁之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D.作者把刘备写得宽厚仁道,把曹操写成狡诈凶残的典型,把诸葛亮写成足智多谋的艺术典型。
27、下列四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相同的一组是( )
A.脆弱 淬火 纯粹 猝不及防
B.卑鄙 包庇 秘鲁 奴颜婢膝
C.嘈杂 漕运 巢穴 糟糠之妻
D.和诗 恐吓 荷载 赫赫战功
28、在下列句中横线上填写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只有重复而无变化,作品就必然单调枯燥;只有变化而无重复,就容易陷于 。
②我们可以听到持续贯穿全曲的、极其简朴明朗的“鳟鱼”主题和它的 的变奏。
③就回廊整体来说,这正是一个“ ”、大统一中的小变化的问题。
A.①漫无边际 ②层出不穷 ③小中见大
B.①漫无边际 ②变幻莫测 ③大同小异
C.①散漫零乱 ②变幻莫测 ③小中见大
D.①散漫零乱 ②层出不穷 ③大同小异
29、把它们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单独游戏的特征是无须伙伴,动物个体可以独自进行。
②单独游戏时动物显得自由自在,这是最基本的游戏行为。
③猴类喜欢在地上翻滚,拉着树枝荡秋千……
④单独游戏时,动物常常兴高采烈地独自奔跑、跳跃,原地打圈子。
⑤例如,马驹常常欢快地连续扬起前蹄,轻盈地蹦跳。
A.②④⑤①③ B.①②④③⑤
C.①④⑤③② D.②⑤①④③
30、下列人物、国籍、身份等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老舍——中国——人民艺术家
B.甘地——印度——印度民族主义运动领袖
C.马丁·路德·金——英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
D.顾拜旦——法国——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发起人
二、阅读题(60分)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每题4分,计20分)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 不出门去吧, 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 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31、在文中空格处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A.虽然……只要……就 B.即使……就是……也
C.虽然……但……也 D.即使……只要……就
32、下列句中“像”字表比喻的一项是( )
A.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B.北方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C.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D.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33、下面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青天”等描写,是从视觉入手,描写北国的秋高气爽和天色清纯。
B.“训鸽的飞声”,是从听觉角度写秋天的“静”,静中有动,更显其静。
C.“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这“日光”给人以明丽灿烂的感觉,使作者感到秋光的丝丝暖意。
D.作者认为牵牛花“淡红者最下”,是从视觉效果上突出北国秋的“清、静、悲凉”,恰当地传达了作者的情感。
34、作者希望“在牵牛花底”长着“几根疏疏落落尖细且长的秋草”作为“陪衬”,是因为( )
A.只有这样,才能显出牵牛花的勃勃生机,借以表达作者内心的追求。
B.只有这样,才构成一幅完整的图画,秋天的气氛才会显得更和谐。
C.只有这样,才能让人更加体会到秋的意韵,理解作者“悲凉”的心境。
D.只有这样,才能写出秋天的萧瑟与寒冷,使画面更客观。
35、《故都的秋》中的秋色以“清”“静”“悲凉”为基调,原因是多方面的。下列各项中不能正确说明原因的一项是( )
A.作者受到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心境不佳。
B.作者撤退到隐逸恬适的山水之间,思想苦闷。
C.故都之秋在客观上能给人以“清”“静”“悲凉”的感受。
D.受古诗文的影响,潜意识里有悲秋之感。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36-40题。(每题4分,计20分)
错误
郑愁予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①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注解】
①跫(qióng)音:脚步声。
36、对这首诗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委婉曲折地表现了思妇的怀人心理,描摹出思妇幽闭的内心世界,形象地刻画出一个寂寞女子哀怨的形象。
B.诗中所出现的意象是传统的、中国的,如莲花、东风、柳絮、跫音、春帷、小小的寂寞的城、小小的窗扉、青石的街道。
C.中国闺怨诗一向含蓄不露,不违温柔敦厚之旨,这首诗的风格明快而不直露,含蓄而不晦涩。
D.诗歌营造出了别具感情色彩的意境,尽力渲染浓重的愁绪,亲人久别但最终相聚,这些都曲折地表现了出来。
37、对这首诗意象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用莲花来象征江南女子的纯洁与柔美,思妇敏感的情绪随着莲花的一开一落微妙地变化着,充溢着清丽而婉伤的情思。
B.两个比喻“小小的寂寞的城”和“小小的窗扉紧掩”,写出了思妇多疑猜忌的心理,使女子蕴含的古典风韵也大为减色。
C.“东风不来”“柳絮不飞”“跫音不响”“春帷不揭”,四个否定句连相呼应,加强了抒情的深婉,又有助于音调的和谐。
D.达达的马蹄声给了女子希望,虽然最后以失望告终,但这过程是美丽的,因为女子的生活起了涟漪,情感起了变化,打破了原本的死寂。
38、对这首诗语言和句式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节诗中“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前一句是短句,恰好呈现出走过江南的匆匆情态;第二句与第一句相反,亦显露出等待的漫长心理。
B.第二节诗的前两句与后两句的句式相当,分别用了两个否定和两个象征。
C.从语言运用上来讲,本应是“你的心恰若向晚的青石街道”“你的心是小小的紧掩的窗扉”,如今把“向晚”和“紧掩”倒装,化板为活,去俗生新,加强了语言的变化。
D.这首诗在用词上有古典诗词的雅致,如“容颜”“向晚”“跫音”“春帷”“窗扉”“归人”“过客”。
39、对这首诗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节以“莲花的开落”比喻“打江南走过”的“我”的容颜的憔悴,突出“我”备受相思煎熬。
B.“东风不来”“跫音不响”既点出环境的冷清幽静,又暗示等待的人没有归来。
C.“莲”与“怜”同音,“怜”就是爱的意思。古诗中莲花是爱情的象征,诗人借此展现了一位等待“归人”的女子形象。
D.第三节表明“我”并不是女子等待的“归人”,“我”只是骑着马路过这个江南小城。
40、对这首诗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中思妇的心情经历了“期待——惊喜——失望”的过程。
B.这首诗最大的特点是叙事、画面的象征化以及对照手法的结合运用。
C.诗歌首尾呼应,第二节以“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为界,前面三句和后面三句在内容上和句式上基本相同,使全诗结构齐整而巧妙。
D.第三节中“达达的马蹄”是对第二节“青石的街道”的照应,“美丽的错误”又是对第一节“莲花的开落”的照应,全诗的情感脉络因此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三)文言文阅读(每题4分,计20分)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41、选择加点词语与例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例句: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A.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B.其皆出于此乎。
C.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也。 D.其可怪也欤!
42、选择加点词语与例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例句: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A.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B.吾从而师之
C.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D.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4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一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A.对偶 B.对比 C.反复 D.顶真
44、这段文字的论点是( )
A.圣人无常师 B.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C.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D.三人行,必有我师
45、这段文字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
A.比喻论证 B.对比论证 C.举例论证 D.因果论证
三、写作(每题60分,计120分)
46、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人不能没有朋友,欢乐时朋友可以和我们分享喜悦,痛苦时朋友可以给我们以安慰。生活中不止是人才能成为我们的朋友,一草一木,一书一物,都可以成为人类的朋友,请以“朋友”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题目自拟,体裁自选(诗歌、戏剧除外),不少于600字。
47、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什么是最遥远的距离?有人从天文学的角度说:还在不断扩大、无从探测边界的宇宙,就是最遥远的距离;也有人说:最遥远的距离,是生与死的永远分别;更有人说:最遥远的距离,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的心思。
要求:(1)请以“谈最遥远的距离”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2)字迹工整,语言通顺,不少于700字。